logo

陇中黄土丘陵区“耕—园”转换特征及其驱动机制——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

三农、土地与生态

陇中黄土丘陵区“耕—园”转换特征及其驱动机制——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

晓东
心雨
镁锐
利邦
经济地理第44卷, 第10期pp.176-184纸质出版 2024-10-26在线发表 2024-11-29
400

揭示“耕—园”转换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,对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、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文章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,基于1998、2008和2019年3期国土调查数据,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、地理探测器及ArcGIS等手段和方法,系统分析了近20余年来秦安县“耕—园”转换演变过程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。结果表明:①1998—2019年,秦安县耕地面积减少和园地面积增长均极为显著,“耕—园”转换面积较大并呈现出明显的此消彼长的演变趋势。②研究期间全县“耕—园”持续快速转换,并由河谷地带向周边丘陵山区持续扩展。其中,二、三级海拔梯度[1400 m,1800 m)及斜坡[5°,15°)“耕—园”转换面积最大,坡向对“耕—园”转换的影响较小。③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“耕—园”转换均具有重要影响,其中年均气温和高程对“耕—园”转换影响尤为显著。各因子之间交互作用显著,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2种交互类型,其中非线性增强更为普遍。自然条件、城镇化、比较经济效益及政策制度是“耕—园”转换的主要驱动因素。

"耕-园"转换功能转型驱动机制比较经济效益种植决策陇中黄土丘陵区